瀚陽生技的OmniLink®與Polarpeutic®技術可增進藥效並賦予標的分子更多作用機轉,釋放先前因毒性過強、穩定性或藥動特性不理想,導致應用受限之藥物的治療潛力。


技術平台

OmniLink®連結子技術


瀚陽的OmniLink®連結子技術可以實現細胞毒性藥物、免疫佐劑和其他生物和化學藥物與抗體或抗體片段的穩定結合,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酬載藥物在全身循環中的過早釋放,使原本毒性過高的高效價藥物也能安全的作為酬載藥物使用。瀚陽技術所得達到的高藥物抗體比(即drug-antibody ratio,DAR)則進一步增強了 ADC 對具有不同腫瘤抗原表達水平的所有類型腫瘤的療效。OmniLink®技術的多功能性可藉由搭載不同藥物,提供相乘作用機轉的治療方式。我們相信經由各種不同治療方式的組合,本公司豐富的產品線將可提供最新且最佳的治療選擇。


Polarpeutic®親水性酬載藥物技術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理想設計是能夠發揮高效腫瘤滅殺作用的同時避免健康細胞的損害,但在實踐上,ADC的應用往往受到掛載藥物的毒性限制而無法實現理想的效果。藉由瀚陽Polarpeutic®技術,ADC的掛載藥物可以在保持其藥理作用的同時將其分子的極性由疏水性轉變為親水性。經由Polarpeutic®技術轉化的親水性藥物能夠允許更高的藥物抗體比(drug-antibody ratio, DAR),而不會使ADC因為掛載疏水性藥物而造成整體極性偏向疏水,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藥物凝結或快速被免疫細胞清除並且造成免疫毒性的風險。當從ADC中釋放後,Polarpeutic®藥物不受腫瘤多藥耐藥性(MDR)蛋白影響、親水的性質則可防止其穿過細胞膜的脂質層,使Polarpeutic®藥物毒性更低、效果更好,並在動物實驗證實優於目前核可上市的ADC標竿產品。該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多種化療藥物,包括maytansinoids(DM1、DM4)、camptothecin analogues(exatecan、SN38)、auristatins(MMAE、MMAF),並應用在非化療藥物上,如toll like receptor(TLR 7/8)作為免疫刺激劑用於癌症免疫治療。


應用領域

抗癌ADC


儘管 ADC 藥物深具潛力,但迄今為止,它尚未能比現有的蛋白質藥物和小分子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案帶來有意義的改善。目前 ADC 面臨的挑戰包括:(1) ADC 因疏水性被 RES 快速清除,不僅造成免疫毒性,並且導致只有少數藥物能夠到達作用部位;(2) ADC釋放出來的酬載藥物能穿透細胞膜,造成系統性毒性以及肝毒性;(3) 為了避免ADC凝結以及毒性反應,ADC 設計需侷限於低 DAR,導致其在目標抗原表達較低的癌症類型中臨床表現不佳。然而,這所有的挑戰都能透過我們的 Polarpeutic® 和 OmniLink® 技術得到完美的解決。


免疫刺激ADC


癌症免疫療法旨在利用人體的自然免疫系統對抗癌症,而不會產生細胞毒性藥物的副作用。但是免疫系統的人為調節具備其危險性,可能引發免疫失控的細胞激素風暴,並造成致命後果。對於這樣的安全性疑慮,瀚陽的 OmniLink® 和 Polarpeutic® 技術是實現癌症免疫治療的理想解決方案:我們的 OmniLink® 連接子可確保酬載藥物在循環過程中的穩定性,而 Polarpeutic® 有效載荷則可防止自身穿過細胞膜,從而確保免疫反應主要限於抗體所針對的腫瘤環境。


雙重酬載藥物ADC


ADC如果能夠掛載兩種藥理作用機制互補的酬載藥物,進而達到不同藥物的協同作用,就能夠有效應對癌症的抗藥性並且改善治療效果。然而這樣的藥物知易行難,藥物市場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藥物成功開發上市。瀚陽的 OmniLink® 技術可採用同一個連接子同時掛載不同的酬載藥物,並達到不同酬載藥物的同步釋放。結合我們的Polarpeutic®技術,雙重酬載藥物 ADC 更可進一步實現 4+4 的藥物抗體比 (DAR)。